010-85197758

律师刘曦雨:办案如行军打仗,是智慧与勇气的较量

  2024-01-11 09:50:00


“四平八稳的生活不是刘曦雨追求的人生模式。天性喜欢挑战的她,在从事过学术性、事务性的工作后还是决定去实现小时候的梦想——做一名律师,挑战人生、挑战自己。十一年来,刘曦雨与策略律师事务所同频生长。从加入策略时的实习律师、到执业第三年成为合伙人,她不断谱写着进入律师行业华丽转身的故事。”


入行:志趣相投,与策略结下不解之缘


虽然从小就有志于做一名律师,但考虑到缺乏经验的小白难以在行业内获得优势,因此刚从大学“新手村”毕业的刘曦雨并没有急于只身入局。她选择以法务身份迂回侧进,先后在国家图书馆和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了几年。这期间,学术性的、事务性的工作固然规律,却也在四平八稳中透着一丝枯燥,总让她觉得与自己喜欢挑战的天性不和,“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状态”。这时,已经积累了不少法律经验的刘曦雨听到内心深处的召唤:去做诉讼律师。于是命运的齿轮再次发生转动,2011年她决定备考并顺利通过司法考试,开始寻找心仪的律师事务所。


求职意味着求职者和招聘方的双向选择。对一名初入行的律师而言,律所是她职业生涯的孵化器:她的职业习惯、素养和办案的方式方法,无不受到律所的影响和熏陶。初识策略,刘曦雨在招聘启事上了解到这是家处于初创期的成长型律所,与她的期待不谋而合。刘曦雨回忆起当时策略的面试题没有重复考察对法律条文的掌握程度,而是只有两道充满哲学思辨意味的开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与“如何看待白马非马”。这两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和律师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是对求职者思维方式、综合素养的考察,是在甄别应聘人是否具备做诉讼律师的潜质。在后面处理疑难案件的经历中,刘曦雨渐渐明白,在法庭内外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中,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决心固然重要,但律师所采取的思维与策略更为关键,甚至会对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策略律师事务所的考题让刘曦雨觉得“有点儿意思”,一见如故。也许是同气相求,选择了策略律所的刘曦雨经过两轮面试,也被律所选择。


“走过这十一年,对我来说,策略律所就是我事业上的‘家’,我在这里汲取力量,获得成长。你爱律所,愿意为它付出让它变得更好,它也会成就你。律师与律所彼此成就,只为更好”,刘曦雨说。


在《2022~2023中国上市公司诉讼蓝皮书》发布会上分享


顺利入职的同时,刘曦雨也成功入行。回过头,过去是温吞水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而未来的一切都随着她成为律师而截然不同,她将为了客户的利益披荆斩棘,不断与难题战斗。幸运的是,从实习律师起,刘曦雨跟随策略律所的创始人谢会生律师做案子。在她的印象中,谢律师态度极为严谨,从待人接物到文书写作,从仪态衣着到办公物品位置摆放,处处有章法规矩。尤其是对文字的斟酌和要求堪称苛刻,例如行文用“申请”还是“要求”,在不同的语境下,他都会仔细甄别。他鼓励同事们去读文学名著,读历史,读兵法,在典籍中提升格局、学习诉讼的“策略”,修炼诉讼律师的思维方式。但在个人性格上,谢律师又是包容而温暖的,他很注重以自己的方式去鼓励新人,提携青年律师。不仅是刘曦雨,对律所伙伴们在业务上或律所发展上的意见或建议,他也会细心聆听。让刘曦雨尤为感佩的是谢律师身上的奇妙气场:虽然身量没有特别高,但他的身体里住着一个饱含能量的灵魂。和他在一起工作,大家会感到“很燃”,干劲十足。


刘曦雨说,“新人不是兀自肆意生长,而会留下被训练过的痕迹,当过了三年五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再回首,会感谢执业生涯的开始有过这样的训练。”这是她的肺腑之言。入行不久后,她就体会到,谢律师和面试时的考题带有同样不拘一格的气质。作为业内的优秀前辈,他的指点可谓“灵光一点,价值千金。”


从布局到格局:首届律所高质量发展策略论坛 


首秀:因指见月,关窍在条文之上


作为律师,对法律条文熟稔只是基本,想要更上一层楼,少不了的是严谨与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2012年4月,入行不久,还是律师助理的刘曦雨就遇到了第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大标的案件:这是一个北京客户的私人案件,涉及数额一千多万人民币的房产纠纷。乍看起来,是很普通的二手房交易纠纷,客户为买房支付了足额购房款,出卖方违约拒不交房,双方虽然签署了解除协议,但出卖方并未如约履行。客户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拿回购房款、定金、违约金。联系起协议的内容和客户诉求,却让刘曦雨觉得遇到了第一个棘手的问题。那时她刚刚完成司法考试,对法律条文再熟悉不过:定金和违约金不能同时主张,乃是司法考试中涉及到的一个非常明确的考点。所以,即使拿着这份协议去起诉卖房人,定金和违约金这两条诉求,未必都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该怎么办?刘曦雨几经思索,还是不得其门而入。不服输的个性促使她一定要尽力争取妥善解决的办法,但客户的诉求与法律条文“打架”,事情好像陷入了僵局,怎么都寻不到妥善的解决办法。


是谢会生律师的一句提点,让她在法律法规之外,找到了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窍。刘曦雨回忆道,“谢律师当时只跟我说了一句:你再看看定金的性质,找找北京高院的意见。”


原来,除了法律和司法解释,各省高级人民法院都会针对审判实务中的问题发布指导意见,辖区内法院的审判人员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对于当事人没有约定、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明确的法律问题,能够直接适用相关指导意见。当时的北京高院指导意见规定,买卖合同纠纷中解约定金和违约金可以同时主张。掌握了这个信息的刘曦雨异常兴奋,由于眼下的案情和这一指导意见比较贴合,下一步论证的方向也就有了。


作为副主编,亮相《上市公司控制权纠纷案例精析》新书发布会


刘曦雨说,这个案件在自己律师生涯的起始阶段,带给她很大的触动。她领悟到,要做好一个案子,当然要熟悉和理解法律条文,但绝不能仅限于此。在司法考试考点涉及不到的地方性司法文件,如各地高院出台的文件、指导案例或典型案例等,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深入剖析研究。就像你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到月亮,但你不仅要留意手指,更要端详月亮。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出奇制胜的关窍,往往就藏在条文之上,微小如芥子的细节之中。


当然,即使在前期找到辩护和论证的突破口,也不意味着客户及代理律师就可以安枕无忧。在办案的各个阶段当中,常有很多突如其来的状况出现。律师要做的,就是直面问题,并以职业的精神和知识去解决它们。本以为前述案件只剩下最后的收尾工作,胜利唾手可得,刘曦雨却在执行阶段又遇到了另一个让人措手不及的麻烦。被执行人已经把房产卖给了另一位买受人,签了合同,但尚未过户。作为这一案件焦点的房产,还处于执行保全、未及拍卖,只冻结了档案但没有贴封条的状态。


一天晚上,还在加班的刘曦雨突然被谢会生律师叫上,一行人匆匆忙忙,就要火速赶往标的房产所在地去。原来,是有人在暗度陈仓,偷偷搬家。


虽然被执行人的这一行为,在外行看来让人啼笑皆非,但是假设新的买房人实际占有这一房屋的话,就会给后期的拍卖带来很大的不利,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损失。如此一来,前期争取到的优势局面,可能在短时间内走向反面,变得被动。作为客户的代理人必须调查清楚,并妥善处理这个问题,包括确认搬家的人是被执行人、第三方买受人抑或只是一个租户?房屋内的物品被搬运到了哪里?证据是什么?在确认先由客户去现场了解情况后,第二天谢会生律师和刘曦雨迅速联系了法院,说明了冻结的查封物有可能正被私自处置的情况。法院在得知这一信息后,及时给房屋贴上了封条。这一果断的措施直接将了对手一军——他们的物品只是搬了一半,留在房屋里的物品取不出来,外面的东西又搬不进去,迫使卖房人不得不和客户及代理律师坐下来谈。谈判结果让客户非常满意,谢会生律师和刘曦雨帮客户拿到了远超房款诉求之上的收益。巧的是,这次案件的圆满处理,让刘曦雨积攒了意料之外的口碑:两年后,这一案件中的新买受人也遇到了自己的问题,需要法律支持,他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策略律所,点名要求谢会生律师和刘曦雨出手解决。


口碑,无疑是对一个律师职业素养的认可。也许就在那时候,刘曦雨回望自己来时的路,发现早已在忙碌又充实的工作中,摆脱了“小白”的标签。她和策略携手已经走了很远。


 刘曦雨律师生活照


成长:独当一面,办案如行军打仗


刘曦雨坦言,后来她经常在处理案件的时候,觉得自己就像是在行军打仗。


初入律海,疑难案件虽然“险象环生”,但好在有惊无险,无论是前期的一筹莫展,还是执行阶段的种种突发状况,都被见招拆招,一一化解。第一个案件的成功给刘曦雨带来了极大的信心,让她觉得自己进入律师行业的选择是对的。她选择了诉讼,也可以说她是为诉讼而生——全神贯注地处理案件,与一个个难题战斗并最终获胜,全程节奏可谓紧张刺激,让刘曦雨觉得兴奋。


一个更富戏剧性的案件出现在2020年初。一个北京的国企客户联系到刘曦雨,希望委托她处理一个执行案件。该案件早五六年前就进入了执行阶段,甚至为了顺利回款,客户曾以本金打七折的条件签署过执行和解协议,但实际履行结果很不理想,被执行人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这让客户陷入了担忧,上千万债权恐怕会打了水漂。初步接洽时正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客户的运营状况也比较艰难,对把债务执行回来的需求很是迫切。经过初步分析,刘曦雨判断这起案件仍然有“起死回生”的希望。经过梳理材料发现,此前的执行和解有连带保证人——一家内蒙古化工企业,虽然这家企业本身执行债务也很多,但债务缠身并不一定意味真的没钱,很可能是债权人没有发现资产或资金被藏在了哪里。


在对保证人的执行过程中,刘曦雨及其团队通过法院调取了这家内蒙古企业的财务资料,发现2020年上半年尽管疫情肆虐,这家企业销售业绩却非常好,上半年的销售额轻松破亿,采购方全部是其关联公司。这家内蒙古企业的厂区在距离包头几十公里的另一个城市,正好策略在包头有分所,也有团队成员驻守,刘曦雨决定安排团队小伙伴去企业厂区调查一番。在观察了大型货车进出拉货的情况之后,刘曦雨团队的两名同事判断企业确实在正常生产,随之灵机一动,玩起了“无间道”,乔装成应聘人员进入到厂区内部。


这一通乔装调查之后,企业的运营状况、货车的进出量、货物的存放地点、甚至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都暴露无遗,被刘曦雨和团队固定了证据。对比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刘曦雨认为,这家化工企业不仅有效益,而且效益还很不错。取证完成,刘曦雨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法院,重启了执行程序,对该企业的产品进行了查封。这直接捏住了债务方的命门:作为化工企业,他们非常担心库房里的化工产品因为查封无法移动,而堆积在原地受潮变质,成为没有价值的废料。于是,这个拖了五六年之久的案子很快有了新进展,经过几轮谈判,案件双方在法院达成和解。尽管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在接受委托后的半年中,刘曦雨成功为客户足额拿回了原本看来已经无望的执行款。


过手如登山,一步一重天。前述的执行案件,只是刘曦雨迄今十年律师生涯经手的大量疑难案件中的一小部分。她对律师的理解越深,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就更进一分。越是复杂的、棘手的难题,在刘曦雨看来越具有挑战及完胜的价值。律师生涯不断地给她带来难题,而她喜欢和难题战斗。她相信,自己能担负客户沉甸甸的信任,在穿越案件纷杂繁复的迷雾之后,看到胜利的曙光。因为这曙光不仅属于她,也属于同她并肩作战的团队,以及与她彼此成就、为她提供强大支撑的策略律所。


纵观刘曦雨的职业经历,不难发现,她在诉讼领域的成长轨迹,和策略的发展壮大是同步共生的。每当从一场诉讼“大战”中脱身,享受某个难得的闲暇间隙时,刘曦雨大概会回想到,多年前邂逅策略的那个周六上午。弹指一挥间,十一年转瞬即逝。刘曦雨从加入策略时的实习律师、到执业第三年成为合伙人,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带着团队,对代理案件进行全盘统筹,她不断谱写着自己从法务转入律师行业华丽转身的故事。策略律师事务所,也从一家初创律所,成长为在业内拥有良好口碑的品牌律所,地点也从最开始的朝阳门SOHO,搬迁到了现在的东城区核心地段来福士中心办公楼顶层,陆续在全国成立有11家分支机构,与500余名策略伙伴并肩携手。



刘曦雨记得,十一年来律所里各种各样的装饰设计都发生过变化,唯独logo图形,即一个中国古代计时工具“日晷”的剪影(也是策略首字母的缩写),始终没有变过。日晷象征着规则、规律及与时俱进。而在来福士办公楼25层的策略会客区与办公区被两道玻璃门分隔开,门禁旁还有两块小篆字体的端景,分别篆刻着“言有物”与“行有恒”,在强调作为律师,所言要有依据,所行要有分寸,与策略logo和日晷的寓意相呼应。


规律就是抽象的“道”,它可以被体现在具体的“术”中,但高于“术”。当初策略面试给出的两道试题,折射出律所对于“道”的重视:不仅要在“术”的层面,做一名职业素养过硬的好律师,“打造最专业的律所”;而且要上升到道的层面,做一名“最受人尊敬的律师”。


或许这种对于“道”的重视与坚持,让刘曦雨和策略律所相互成就的同时,能够走得更远,前途更长。


策略概况 专业领域 精英团队 新闻中心 策略资讯 社会责任 加入我们
  • 010-85197758
  • 010-85197768
  •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号来福士中心办公楼25层 (东直门桥西南角,紧邻来福士购物中心)
新浪微博

邮箱:celuelaw@bjcelue.com

京ICP备11018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