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5197758

清风作伴度周末,好书荐读第二弹

  2022-06-20 09:49:07


清风作伴,好书相随,悠悠书香,缓缓品读。本期“悦读会”选取的四篇书评皆是笔者用心感悟、精心撰写。周忠成律师通过分享《逻辑思维与诡辩》强调了破斥诡辩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应该对逻辑判断有所了解,更好地破解别人的强词夺理,让自己更会说话,掌握语言艺术。陈苏律师分享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科普了每个人在面对自己、家人、朋友乃至世界时所持有的心态是如何形成的,从而以心态的成因出发,掌握处理自己情绪的方法。武斌馨律师借由《穆斯林的葬礼》阐释故事的跌宕起伏及对爱的理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反复,循环不断,许嘉祥律师分享的《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带我们领略了悠久的历史,文中不乏创新观点,引人深思。

《 逻辑思维与诡辩 》——周忠成  律师



逻辑和辩论不仅律师需要掌握,每一个社会中的人都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嘴上功夫”说小了关乎我们和别人交谈、沟通是否顺利,说大了可以决定我们的人际关系、办事效率,甚至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也离不开自己的一张嘴。通过周律师对本书的分享,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是诡辩的深层法门,还有怎么运用逻辑,怎么更好的破解别人的强词夺理,让自己更加会说话,掌握语言艺术。


律师分享:
诡辩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的事情,有时候面对诡辩我们“气不打一处来”,更多的是因为面对诡辩我们无法认识和驳斥。如何识别诡辩手法、掌握破解诡辩的方法,是我们特别是律师们实现有效沟通的技能。本月分享的书籍是《逻辑思维与诡辩》,作者南开大学哲学院张晓芒教授研究领域为逻辑学、逻辑史、逻辑与法学,和我们法律人有很大一部分重合。



本书提到,某种意义上,现实人际沟通中,“破斥诡辩比纠正谬误更重要,原因即在于诡辩之人懂逻辑”。联想起古代的阴阳家、方术士,不乏诡辩之人。我们现在还在大赞的“苏秦张仪”之口,其实苏、张不少时候都在运用诡辩。而逻辑与诡辩的区别在哪里?逻辑具有普遍适用性,它符合人文精神,符合正常人际沟通,但诡辩却不能保证正常人际沟通的两种“精气”—求真精神和求善精神,从而使沟通和对话无法有效交融。


因此本书强调作为现代人应该在掌握逻辑判断的同时,力求探寻逻辑的伦理标准——即正常有效的人际沟通如何在必须符合逻辑思维规则和规律的同时,也必须符合沟通交际的伦理规范;在体味如何认识、破斥诡辩的方法论意义的同时,也要追寻逻辑之“法的意识”下的人文价值。


《逻辑思维与诡辩》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真是气死人——什么是诡辩”;第二部分析思维的陷阱——为什么要了解诡辩;第三部分详述洞烛玄机——诡辩的种种手法;第四部分倡议当头棒喝——如何破斥诡辩。细细读来,既有历史事件和人物,又有当今新闻和信息,既有逻辑架构和分析,更有破斥诡辩方法和技巧,耐人寻味,值得阅读与学习。


其实现实中,我们即使没有系统学过逻辑的人,也在日常使用逻辑,而系统地学习了逻辑的人,也未必时时事事就那么有“逻辑”。但我们作为律师职业群体,还是需要通过系统地学习、自觉地遵守逻辑规则,努力使自己不断“有逻辑”起来,做一个讲策略、逻辑强的好律师。


《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陈苏 律师



心理学类的书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也能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世界。陈律师的分享内容非常用心,不仅她推荐的这本书进行了简单概括,而且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以及关于作者的小故事。通过陈律师的分享,使我们对自己的情绪以及人格状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明白情绪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


律师分享: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作家、心理学研究者罗伯特·戴博德依据英国经典童话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作品《柳林风声》的主角及他们在书中的经历,演绎了10场心理咨询场景,进而介绍了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并让读者见证了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柳林风声》是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书中塑造了四个可爱的动物形象:善良但是懦弱的鼹鼠与热情但是挑剔的水鼠一起住在森林河岸,沉稳但是教条的老獾住在充满危险的野树林,勇敢可是冒失的蛤蟆住在豪华的蛤蟆庄园,四个性格迥异的伙伴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喜乐,分担彼此生活中的困难。



其中蛤蟆出生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生性热情,喜欢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但也喜爱炫耀、自制力差,同时充满了叛逆精神。蛤蟆先生酷爱豪车,但车技很差,曾多次因此使自己和朋友们陷入危险。甚至因为当街看到了自己酷爱的一款豪车而不能自已,未经车主同意便将豪车开走后涉盗窃罪锒铛入狱。为了使蛤蟆先生“改邪归正”,三位朋友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对蛤蟆先生进行着“改造劝导”,这个过程使蛤蟆先生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但也因此提供了一个认识自我的机会。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便借由这个背景一一解释并探索了每个人在面对自己、家人、朋友乃至世界时所持有的心态是如何形成的,而认清心态成因后的我们又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认为“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形成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这个三位一体也代表了人格的结构:


本书认为每个人刚出生时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其中包括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幼年后,当我们作为个体开始发展时,我们的情绪和反应都变得越来越个人化,这些基本的情感逐渐发展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


因此,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作出反应,而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虽然本书某种程度上认可了弗洛依德的“原生家庭影响说”,但某种程度也支持了阿德勒的“未来影响说”,即我们自己可以在了解自我状态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控制自我状态,进而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自我情绪的影响。

我很支持作者的一个观点,无论外界的氛围是否处于不友好的状态,只有我们自己的心态才会让我们自己掉入这个不友好的陷阱。即只有不好的心态“迎合”了不友好的氛围,让自己成为不友好的“合谋者”,这个不友好的氛围才会影响自己。人的状态没有好坏,只是用来描述当下的实际心理状态,通过了解自我的状态进而控制自我状态,调整出最适合当下情景的心态才是我们的目的。

最后分享一个小彩蛋,《柳林风声》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的主业并不是儿童作家,而是一名英格兰银行的雇员,他五岁丧母,自己的儿子埃尔斯佩斯是一名天生单目失明且另一只眼睛斜视的残疾儿童。从孩子四岁起,格雷厄姆每天晚上都会给他讲一段小动物的故事,这便是后来《柳林风声》最初的蓝本。肯尼斯·格雷厄姆用自己的方式,为儿子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天地,让孩子体味到爱与丰富,让大人们珍存内心的纯粹。


《穆斯林的葬礼》——武斌馨 律师


武律师对“爱”有着独到的见解,缓缓道来爱的光芒以及爱的种子是如何在每个人心中萌发生长。全文清新秀逸、流畅自然、深情真切。

律师分享

《穆斯林的葬礼》很平常的封面,一弯月牙、一行回文,看不出有何奇特,数十万字、不长不短,感觉就是很普通的一本书。高中初看时,思绪总是断断续续的,唯一的映像,就是两个不同时代相互交错的篇章结构。时隔多年后再次品读,才有了更多体会。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段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故事。曲终掩卷,荡气回肠,叹一声玉器世家,唱一首人生咏叹。

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似乎都是凄惨的、不幸的。但是在这里,我不想写玉王韩子奇奔波一生、操劳一生的苦难与艰辛;我不想剖析虔诚的穆斯林信徒梁君璧的专制与自以为是的铁血手腕;我不想诉说天星为了顾全大局而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的黯然神伤与无奈……我只想静静记录那段在浑浊空气与喧嚣世界中滋养出的虽凄美却刻骨铭心的爱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它可能萌发得很早,也可能贮存得很久;它可能成熟于短短的一瞬,也可能经历漫长的磨难而最终凋落。爱情是一种神物,不遇到适当的时机,它并不显露明显的形态,以至于本人都觉得似是而非。爱情是一个平台,上面聚集着形形色色的人,而楚雁潮与韩新月是这个平台上最纯洁的人。他们的爱情平静而美好,没有半点铜臭气、没有丝毫杂质,只是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终于走到了一起。楚雁潮说,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爱就是爱,它是人类自发的美好情感,我因为爱你才爱你,此外没有任何目的。

然而,两个家族却横冲直撞进了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人无法改变命运,命运却在改变着人。两人一回一汉,无法通婚,家庭成了爱情的附庸。即使如此,他们对爱情仍旧至死不渝。爱情是伟大的,但它终究无法与强大的死神相抗衡。新月终究还是在心脏病的折磨下死了,带着对亲生母亲的思念,带着对楚老师的眷恋,带着对光明的渴望,在一片漆黑中与爱她的人永别了。从此之后,她绝不可能从事她钟爱的事业,不可能再与楚雁潮一起漫游美好的人生。每次读到这里,鼻子都会很酸,泪水打湿的不仅仅是书页,还有那颗感性的心。他们的爱情不会落幕,我相信他们的永生。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许嘉祥 律师


中华帝国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通过许律师的笔触,我们仿佛站在古老的黄河边,眺望千年文明的发展、演变。以史为鉴,不仅可知兴衰,更可以借着前人的脚步去摸索规律,发现规律,引用规律。在新时代,想要更好的了解当下,探索未来,我们怎么能不去读史呢!


律师分享:


人类繁衍,生生不息。

历史反复,循环不断。
后人能从中吸取到多少经验和教训?
人类社会,又会向何处发展?


如果不去认真研读史书,不去思考官修史书字面背后隐藏的故事,我想后人注定很难从前人过往的历史中得到启发。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这本书的作者李晓鹏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能找到相应的论据充分支撑这些观点。因此,读完这本书会使人有种畅快感,会使人对朱元璋、朱棣等历史人物,对锦衣卫等诸多机构有种全新的认知和情感上的重塑。


作者提出的几个问题使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如何正确看待中华帝国文明;如何看待中华帝国沿用几千年的社会治理体系;这套治理体系是应该被定性为传统、封建和落后还是应该被定性为进步、周密和符合实际;我们是否应该换一种视角,重新审视先辈们为了民治久安,为了安邦定国所制定下的这一套制度设计;是否应该好好从这套制度设计中汲取营养并向先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是将民族的过往作为沉重的历史包袱还是作为民族继续前进的理论和制度自信的源泉?读完这本书,或许你就能解开以上的问题,得到答案。


当然,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可能会引发争议,但我认为这不妨碍我们为了获得正确答案换一种角度思考某些沉重的问题。

试摘录书中一些有趣的观点,建议读读,有点意思:

“研究或者学习某一种思想,一定要注意一点,就是要结合这种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和理解。再伟大的思想家、再伟大的思想,也不可能完全超脱其所处的时代——只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记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后文我们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的时候,还会再一次用到这个法则。” 

“政治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了遏制人性中的恶对善行带来的破坏。如果人性中只有善的一面,那政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治理的首要理念就是惩恶,其次才是扬善。”

“政府只要把社会上的恶性镇压下去了,那么在社会上善行就会自动发扬光大,甚至都不需要政府去鼓励、宣传;最高统治者只要把官僚集团内部的贪污腐败之徒加以严惩,那么在官僚集团内部,清正和廉洁自然就会大行其道。因为人的本性是向善的,善的一面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只要没有恶去破坏它,它自己就会蓬勃地发展起来。”





· 推荐阅读:

近悦远来·遇见未知,策略悦读会官宣开张

策略悦读 万卷共知——世界读书日,一起成为爱书人





策略概况 专业领域 精英团队 新闻中心 策略资讯 社会责任 加入我们
  • 010-85197758
  • 010-85197768
  •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1号来福士中心办公楼25层 (东直门桥西南角,紧邻来福士购物中心)
新浪微博

邮箱:celuelaw@bjcelue.com

京ICP备11018893号-2